“台湾娘子”张平宜的凉山情缘
成都3月30日电 题:“台湾娘子”张平宜的台湾娘子凉山情缘 记者 王鹏 “凉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,我也想改变凉山孩子们的张平人生。”近日,凉山热血江湖多开方法在成都市一家烘焙店里,情缘来自台湾的台湾娘子张平宜讲述着自己的过往。在她身后不远处,张平年轻的凉山店长李一扬在制作咖啡,他正是情缘一位来自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的彝族青年。 张平宜是台湾娘子台湾云林人,曾是张平台湾《中国时报》记者。2000年,凉山她前往四川越西县采访,情缘热血江湖多开方法被当地麻风病康复村——大营盘村的台湾娘子孩子触动,从此辞去记者工作,张平投身于教育公益事业。凉山多年里,张平宜往返于台湾和四川之间,将筹得的善款投向大营盘村。曾经只有两间危房的教学点,变成后来的大营盘小学,再到如今的九年一贯制学校——越西县大营盘学校。 2012年,张平宜获评“感动中国·2011年度人物”,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台胞。颁奖词写道,“一只希望的青鸟,飞过海峡,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。”后来,她将自己的经历结集成书,名为《台湾娘子上凉山》。 多年后,这位“台湾娘子”与凉山的情缘仍在继续。今年刚刚获得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称号的她,是成都市温江区思乐玛塔烘焙厨房创办人。团队中有9人来自大营盘村,他们是被张平宜“改变了人生轨迹”的孩子。 李一扬在8岁时便认识了“张阿姨”,他如今已30岁。“张阿姨是一个有趣又严肃的人,她会亲手给我们做吃的,陪我们玩,跟村子里的老人也能聊得很开心。但对于我们的学习她又要求很严格。”李一扬说,正是在张平宜的帮助下,自己走出了茫茫大山。 如今,张平宜每年仍要多次上凉山。她说,脱贫之后的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大营盘学校教学设备先进,绿草如茵,“我在学校的公益还会以奖学金、助学金等方式继续,我也会经常回到学校。但是这个阶段,我会重点关注孩子们从学校到步入社会就业的过程。” 为给孩子们铺好步入社会的路,张平宜曾在山东青岛成立希望之翼职训基地,为大营盘学校的学生们提供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。后来,这群孩子长大了,为了将教育与商业结合,她又来到成都市温江区,思乐玛塔烘焙厨房因此诞生。 “思乐玛塔”是从彝语音译过来的,意为“神仙的糖果”。“台湾的烘焙非常有名,我希望教给凉山孩子们一技之长。”张平宜说,她还致力于通过烘焙,让两岸文化实现交流,“来到店里,能品尝到台湾美食,也能了解凉山彝族的文化。” 在思乐玛塔烘焙厨房,台湾凤梨酥用上了彝族文化元素的包装,咖啡杯也是彝族漆器的绚烂色彩。在张平宜的规划里,这里还要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基地。为此,她特别创立了一个小型艺术文创生活空间,将美食与非遗文创结合,不定期举行文化讲座,从彝族的漆器到台湾少数民族的编织,推动两岸非遗文化传统的对话。 二十四年过去,皱纹已爬上张平宜的眼角,她笑着给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:多年前,孩子们的作文里常常用“柳叶眉大眼睛”来形容她,最近她却看到有个孩子写道,“张阿姨真的好辛苦,已经徐娘半老,还在为我们奔波!” “或许我和凉山注定就有特别的情缘吧!现在想想,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都与这片土地有关。”张平宜爽朗地笑了。她说,自己当然希望“思乐玛塔”能一直存在,“但也许有一天它不存在了,希望这些孩子们可以带着满满的技术,开启他们自己的未来。”(完)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台北春祭白色恐怖受难者 呼吁后来者继续前行
- 微纪录片|“时代列车”上的肯尼亚
- 中国年轻人“喝茶基因”觉醒 “讲究”带动新茶市
- 东西问·两岸“名”迹|逝世45周年 在台湾找寻李济踪迹
- 墨子巡天望远镜取得早期科学成果
- 45.4元一顿早餐,打包费占9.5元
-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》 5月1日起施行
-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“宗教和合与文明互鉴”分论坛举行
- 夏秋航季南宁机场加密至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省份城市航线
- 北京解除沙尘蓝色预警信号
-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举行
- 坚持“小技改不停步”!广东这样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
- 上期所:4月3日(星期三)晚上不进行夜盘交易
- 量子纠缠大小可估 中国科大量子纠缠研究获重要进展
- 量子纠缠大小可估 中国科大量子纠缠研究获重要进展
-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举行
- 英媒:巴黎奥运公共费用可能将“超支20亿欧元”
- 日本肾脏学会就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事件对学会成员进行询问调查
- 吉林莫莫格湿地两代人接力护鸟
- 中国作协“欢迎港澳作家回家”活动在京启幕
- 搜索
-